2024年二季度末,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全市263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网上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实际填报企业263家,有效填报率为100%。
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全市工业运行指数为58.2,较上季度上升2.9个点。其中发展环境指数为67.5,环比下降1.2个点;企业经营指数为52.0,环比上升5.6个点。工业运行预期指数为57.5,环比下降6.2个点。其中发展环境预期指数为68.9,环比下降5.8个点;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为49.9,环比下降6.4个点。总的来说,全市工业运行指数、企业经营指数较上季有所上升,发展环境指数依然下降,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上升。
一、二季度工业企业运行主要特点分析
二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高于省均1.2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6,企业发展面临环境压力带来的挑战与自身发展机遇并存的现象。
(一)企业发展环境承压
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和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主要指标增长较上季出现下滑,企业发展各方面支撑还不稳固。从国内外现有大环境来看,发展环境仍不乐观。二季度国外宏观经济环境指数为50,环比下降2个点;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指数为50.2,环比下降3.8个点;本行业发展情况指数为52.3,环比上升0.3个点。从未来预期来看,企业信心仍显不足。下季预期国外宏观经济环境、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本行业发展情况变好的分别为17.9%、21.7%、22.8%,占比全面回落。
(二)企业经营有所好转
市场需求、企业营收、生产盈利状况等领域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均出现回升趋势,工业回升向好的势头良好。从订单情况看,市场需求有所提升。二季度产品订货(业务需求量)指数为56.8,环比上升14.4个点;产品订货(业务需求量)较上季上升的企业占比28.5%,环比上升12.6个点。从销售情况看,企业营收有所增长。二季度企业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指数为58.9,环比上升17.5个点;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季上升的企业占比30.8%,环比上升14.9个点。从成本盈利来看,企业生产盈利状况有所好转。二季度企业盈利状况指数为53.4,环比上升14.2个点;生产(经营)成本增长企业占比22.8%,环比上升8.1个点;盈利状况下降企业占比16.7%,环比下降15.2个点。
二、工业企业运行趋势分析
二季度工业运行预期指数为57.5,环比下降6.2个点。其中发展环境预期指数为68.9,环比下降5.8个点;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为49.9,环比下降6.4个点。
(一)企业经营环境预期明显下降
工业生产承压,行业分化趋势有所加剧,企业发展环境预期明显下降。从具体指数看:二季度企业发展环境预期指数为68.9,环比下降5.8个点;国外宏观经济环境预期指数、国内宏观经济环境预期指数分别为50.2和54.6,环比分别下降10.6和9.9个点;本行业发展情况预期指数54.8,环比下降7.8个点。
(二)企业经营情况预期信心减弱
市场预期有所下降,企业经营发展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具体指数看:二季度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49.9,比上季度下降6.4个点。产品订货(业务需求量)预期指数为53.0,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预期指数为54.6,产品(服务)价格预期指数为50.6,环比分别下降14.9、14.1和0.6个点。
三、热点问题聚焦
(一)全面落实“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今年4月,我省出台了《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政策》,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决策部署,把握机遇、打出“组合拳”,推进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调查显示:仅5.7%的企业对“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非常了解,44.1%和4.9%的企业表示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企业认为参与“以旧换新”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更新换新成本高,盈利空间不大(占比47.9%)、新旧设备系统不兼容,先进设备使用相关人才供给不足(占比28.5%)、政策宣传不到位、对接部门不清晰(占比25.5%)等。关于下一步如何做好“以旧换新”工作,企业诉求主要包括:完善相关政策制定,明确政策操作细则、简化流程(占比58.9%)、增强宣传加大企业和消费者参与力度(占比37.6%)、加强相关政策落实(占比36.1%)、拓宽政策普及范围(占比25.5%)等。
建议下一步找准找实“两新”政策落地的“路”和“桥”,加快推动各有关领域制定兑现政策操作细则,形成“一件事”操作流程。紧抓政策窗口期,深挖项目,加大力度向上争取再贷款项目。持续更新“4+8”供需清单,针对性召开数字化改造、传统产业、建交文医等领域银企对接、产销对接会。
(二)全力实施“8+4”政策
我市顶格承接落实浙江省“8+4”政策体系,持续做好政策的宣传解读和落地实施,有力支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调查显示:14.8%的企业认为“8+4”经济政策体系总体执行效果非常明显,44.9%的企业认为总体执行效果明显。其中,企业认为税费减免(占比69.6%)、财政资金支持(占比41.1%)、各类贷款等金融支持(占比29.3%)、人才政策支持(占比14.8%)等政策执行效果最为明显。企业主要通过自行前往部门办理(占比33.8%)、免申即享(占比22.4%)、线上“一指减负”数字化改革场景应用(占比18.3%)等渠道申报惠企政策。
建议下一步持续做好政策的宣传解读和落地实施,迭代优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一键兑”平台,确保全年兑现财政资金到位负。强化土地要素、能源要素、人才要素等关键要素保障。强化政策协同,推动政策措施精准滴灌、直达快享,确保基层有感、群众获益、企业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