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安吉数字物流港项目公用码头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加紧为7个内河泊位进行混凝土墙身浇筑。这座总投资31亿元的“前港后仓”综合体,承载着区域物流升级的重任,却因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一度让企业犯难。关键时刻,建设银行安吉支行主动开辟绿色通道,2个月内完成8.5亿元贷款审批并实现首笔放款,且利率低于市场水平。“金融活水注入后,项目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了1个月。”项目建设方——安吉交投集团高速公司副总经理曹方春感慨。
这是我市金融赋能重大项目建设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大重大项目融资对接力度,今年1至2月,全市银行机构累计为111个重大项目提供81.86亿元信贷支持,涵盖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现代物流等领域。针对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我市创新构建“项目库+牵头行”机制,动态梳理融资需求,每月更新项目清单并指定主办银行,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
在此过程中,政策性银行亦发挥独特优势。为服务全市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市引导市农发行立足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主动争取省级贷款额度,开辟绿色通道。湖州东站站前广场建设项目便因此受益,农发行为该项目量身定制4.8亿元政策性贷款,专班全程跟进,2个月内完成审批放款,助工程提前2个月收尾。“这类项目往往面临自有资金不足、商业贷款资金审批到位周期长的问题,政策性金融工具填补了关键缺口。”农发行湖州市分行客户部主管助理林型泽说,今年1至2月,该行已为11个重大项目争取到新增授信额度12.35亿元。
另一方面,政策协同发力成为重大项目“减负增效”的助推器,为民营企业加速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市对绿色重大项目实施差别化贷款贴息补助,去年为15个绿色项目兑现补贴232.7万元;同时将银行机构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纳入年度评价,激发银行主动性。多重举措下,企业融资成本显著降低,建设动能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