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 / 简体 |   无障碍阅读 智能问答 |   微信
课题研究 首页 >发展改革工作 >规划课题 >课题研究
【湖州发改·指尖课堂】第12期:一文了解我国规划体系
信息来源:发展战略和规划处 创建日期:2025-07-02 09:36

【湖州发改·指尖课堂】第12期:一文了解我国规划体系

规划在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科学的规划是重要生产力。当前各类规划繁多,它们各自定位作用是什么,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今天一起来了解了解。

2018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出台,在我国规划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首次明确了规划之间的关系,将我国规划体系确定为“三级四类”: “三级”指的是国家级、省级、市县级三级规划;“四类”是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这些规划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形成完整有序的规划体系,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






按行政层级划分

(三级)



01

国家级规划(战略方向)

图片



国家级规划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宏观层面统筹全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主要明确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重大政策导向。




02

省级规划(承上启下)

图片



省级规划在国家级规划的框架下,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口结构等实际情况,将国家战略细化为本地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省级规划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将国家的宏观战略细化为适合本地区的发展路径。

省级规划既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意图,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既要为编制市县级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又要与相邻地区规划相互协调。



03

市县级规划(具体实施)

图片



市县级规划作为最贴近基层的规划,更注重落地实施。主要将上层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具体举措、平台、政策、项目上,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项目安排等。





按类型划分

(四类)



01

发展规划(战略引领)

图片



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要阐明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发展规划在整个规划体系中居于核心主导地位,是其他各类规划的总遵循总纲领。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02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约束)

图片



国土空间规划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是实施因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细化落实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把发展规划落到土地上。它统筹考虑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如《**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03

专项规划(细化落实)

图片



专项规划是指导特定领域发展、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专项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的深入谋划和安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和延伸。它聚焦于某一具体领域,如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针对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制定专门的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如《**市基础教育布局专项规划(2024—2035年)》。



04

区域规划(协调联动)

图片



区域规划是以特定区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旨在促进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区域规划要细化落实国家发展规划对特定区域提出的战略任务,是指导特定区域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比如《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图片


总的来说,我国的规划体系,是一个以发展规划为战略引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空间基础约束,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的整体,它覆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治理、空间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从结构层面看,全国总体规划是我国规划体系的总纲领和总遵循,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总蓝图。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应规划构成了多领域、多层次的规划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