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季度末,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全市164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开展网上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实际填报企业164家,有效填报率为100%。
调查结果显示:全市二季度服务业运行指数为50.68,环比上升0.78个点。分指数看,发展环境指数为63.31,环比上升0.91个点;企业经营指数为42.26,环比上升0.76个点。从预期指数看,二季度服务业运行预期指数为54.68,环比下降0.92个点,其中发展环境预期指数为67.58,环比下降0.98个点;企业经营预期指数为46.07,环比下降2.13个点。进入二季度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市服务业企业承压前行,各项指标预期相比上一季度持续回落。
一、二季度服务业企业运行主要特点分析
调查显示,二季度我市服务业经济恢复势头有所增强,大部分关键指标均出现小规模回升,其中服务业运行指数为50.68,环比上升0.78个点,由一季度的下降态势扭转为上升态势;企业经营指数为42.26,环比上升0.76个点;发展环境指数为63.31,环比上升0.91个点。
(一)宏观经济环境指数内外有所差异
二季度,受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承压因素影响,服务业企业对国外经济环境保持较审慎、保守态度,对国内经济形势发展信心略有增强。从具体指数来看,国外宏观经济环境指数为40.85,较上季度下降0.15个点,有10.36%的企业认为本季国外宏观经济环境较上季变好,环比下降0.24个点。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指数为46.65,较上季度上升0.15个点,有15.85%的企业认为本季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较上季变好,环比下降0.35个点。本行业发展情况指数为42.99,较上季度上升1.99个点,有15.24%的企业认为本季自身行业发展向好,环比上升1.84个点。
(二)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
二季度,我市服务业生产经营依然承压。从具体指数看:业务需求量(产品订货)指数为39.63,环比上升3.13个点;主营业务收入(销售产值)指数为38.41,环比上升1.91个点。本季流动资金指数为44.51,比上季度下降4.09个点,有5.48%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充足,低于上季度1.52个点。从业人数指数为43.6,环比下降0.5个点,有3.04%的企业反映从业人数增长,高于上季1.64个点。
(三)企业盈利有所回升
二季度,我市企业盈利阻力减弱,服务业盈利企业占比回升较明显。从具体指数看:服务(产品)价格指数为42.38,环比上升1.78个点;盈利状况指数为37.2,环比上升3.5个点。服务(产品)价格较上季增长的企业占比4.26%,环比上升1.46个点;盈利增长的企业占比9.75%,环比上升2.75个点;从成本来看,经营(生产)成本持平的企业占比74.39%,经营(生产)成本下降的企业占比11.58%,较上季分别上升2.59个点、下降1.12个点。
二、服务业企业运行趋势分析
2025年二季度服务业运行预期指数54.68,环比下降0.92个点。具体来看:
一是经济环境预期信心不足。二季度本行业发展情况预期指数为49.7,较上季度下降16.9个点。受国际形势动荡、市场趋于饱和等影响叠加,相关服务业企业对国外宏观经济环境信心持续减弱,对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及本行业发展情况信心有所回升。其中,国外宏观经济环境预期指数、国内宏观经济环境预期指数分别为40.85和46.65,较上季度分别下降0.15和上升0.15个点。
二是企业经营预期信心不足。从具体指数看:服务业企业经营预期指数46.07,比上季度下降2.13个点。从分指标来看,6.09%的企业预计下季服务(产品)价格上升,环比上升2.59个点;14.02%的企业预期下季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产值)增长,环比下降3.18个点;10.97%的企业预计下季度盈利状况增加,环比下降2.83个点。
三是企业投资热情依然较低。我市在投资结构、项目质效、前期谋划方面仍存在短板,后续支撑压力较大,多数企业在投资时依然较为谨慎。从具体指数看:有97.56%的企业在未来三个月没有增加投资打算,较上季度略有增长,其中,宏观经济下行(占比45%)、没有好的项目(占比37.5%)、资金不足(占比33.12%)、对未来预期不乐观(占比30%)是影响企业投资的关键问题。
三、热点问题聚焦
(一)服务消费潜力亟待挖掘
根据调查结果,受访企业中涉及服务消费业务的仅占30.49%,主要核心客群包括全龄消费者(占比62%)、商务客群(占比32%)及新中产家庭(占比24%)。当前服务消费业务发展主要面临人力成本(占比85.71%)、租金成本(占比31.42%)、原材料/耗材成本(占比31.42%)、能源成本(如水电费)(占比31.42%)、营销成本(如引流成本)(占比31.42%)等成本压力,但企业普遍认为前景预期良好(占比62%),未来可重点在健康消费(占比46%)、养老托育(占比32%)、旅游消费(占比30%)、文化娱乐(占比28%)等方向发力。因此,建议下一步重点通过推动消费券、消费补贴等向服务消费倾斜(占比60%),开展服务消费季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占比52%),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潜力(占比42%),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引导租金趋向合理水平(占比20%)等手段,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二)服务业满意度亟待全面提升
根据调查结果,企业对所接受到的生产性服务业服务质量认为不满意的领域主要涉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占比28.65%)、数字贸易(电商、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占比25%)、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专利、中试等)(占比23.17%)等方面。同时,企业在AI赋能生产和服务方面,重点在日常办公(如文档总结、报表分析、PPT生成、公众号编辑等)(占比62.19%)、语言文字领域(客户交互,如智能客服、翻译、个性化推荐)(占比31.7%)、机器视觉领域(流水线检测、安防监控等)(占比18.9%)等领域有较大需求。此外,有41.46%的企业认为养老服务类、36.58%的企业认为住房类(含家具、家电、家居等)、34.75%的企业认为旅游休闲类等大类消费领域还有待提振。建议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创新实施服务业领域大招商工作,二是要加强各类财政专项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保障力度,三是要着重提升“湖州服务”品牌影响力。